您的位置: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红色文化

兴安盟两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盟文化旅游体育局 作者:余雅明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0日 分享到: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兴安盟科右中旗申报的蒙古族刺绣(图什业图刺绣)和科右前旗申报的巴音居日合乌拉祭2个项目名列其中。至此,兴安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7项。

  项目介绍:

  蒙古族刺绣(图什业图刺绣)起源清代,是图什业图亲王府世袭传承的一种蒙古族传统美术技艺。当年有大批蒙古族妇女在王府内充当绣女,亲王府没落后,这些绣女才得以流向民间,使这一传统的民间美术技艺流传至今。

  图什业图刺绣的技艺特征、传承谱系、刺绣规制至今未受破坏,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同时具有在当地世袭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

  巴音居日合乌拉意为富庶的心脏之山,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境内,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为巴音居日合乌拉祭祀日。巴音居日合乌拉祭的祭祀对象,即山神为“旺楚克扎拉布”(藏语),意为尊贵而富庶的高山,其祭祀平台坐落在山顶上的49座敖包,寓意着清朝时期漠南蒙古49旗。

  祭祀仪式首先向山神献供品,供品有全羊、奶食品等九种,之后祭祀者们跪拜、吟唱“巴音居日合乌拉赞”,诵祭文。仪式毕后,祭祀者们以太阳方向绕敖包群三圈,敬供品、填石头、祈福,山上的仪式结束之后,将把“山神”请到“山神庙”,并举行仪式。

  巴音居日合乌拉祭作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渗透着“竖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乌兰浩特市铁西北路兴安盟党政大楼601室 电话: 0482-8268661 传真: 0482-8268601 Email: xamwtj@126.com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 网站标识码1522000040 蒙ICP备2021000365  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48号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